冬季的冰雪路面行车,其实驾驶技术仅是一个方面,而整车的性能和轮胎的选择同样也是重要因素,那么,冬季应该如何保护轮胎呢?
有些人往往认为,冬天车轮的胎压应该低一些,以加大轮胎和地面的接触面积,认为这样摩擦力就会增大,比较安全。其实,这种想法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情况了。以前的汽车轮胎胎压普遍较高,到了冬季降低胎压是正确的;但现在的车辆由于舒适性的需要,正常的胎压已经比较低了,如果再降压,轮胎就很容易受损伤。所以冬季车辆的轮胎按照标准冲压就行。
长时间行驶冰雪路应该换胎。通常,汽车厂家在车辆出厂时给车辆装配的均是全天候的汽车轮胎,这种轮胎正常驾驶的情况下应付一般常见的路况都没问题,所以四季皆宜。但性能其实是折中了夏季胎和冬季胎的特性,所以要想得到出色的驾驶效果还要使用专门的轮胎对口使用。比如专门开发的“雪地胎”有很深的胎纹,但也只有在低温、冰雪路面的时候才能表现出附着力佳的优势,所以长时间的冰雪路面的行驶可更换“雪地胎”。
轮胎日常检查和途中检查。无论什么季节都不能忽视对轮胎的日常维护,定期检查轮胎是否有扎钉、被割伤、气门嘴橡胶老化、开裂等现象,发现后及时进行修补或者更换,防止亏气行驶。
冬季要经常清理胎纹内夹杂物,避免坚硬杂物留在轮胎纹里,导致轮胎破裂或者泄气。汽车在行驶过程中,胎纹中不可避免地要夹杂碎石子等异物,如不及时清除,时间长了,其中有一部分会自己脱落,但有相当一部分会越来越“顽固”,卡在花纹中越陷越深,当轮胎磨损到一定程度后,这些小石子甚至会刺破胎体,导致轮胎漏气甚至爆胎。当气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,胎面两边的变形就会加大,胎纹发生过度磨损,胎体最终会因无法抵挡过度的压力而扭曲变形,最后就导致了爆胎。
冬天还应特别注意轮胎老化和花纹磨损情况,如果轮胎出现开裂或花纹磨损严重,应及时补胎;如果轮胎内外磨损情况不同,可以定期给轮胎更换位置。此外,不要使用不同品牌不同花纹的轮胎。
行驶中若感到车辆行驶乏力,操作困难,车身倾斜或异响、抖动、有烧焦气味时,应立即停车检查轮胎状况;注意检查轮胎气压和温度是否正常,轮胎螺母有无松动,轮胎有无被刮擦现象;查看胎面或双胎之间有无杂物嵌入,一经发现应及时清除。
车辆安全停放。车主在停靠车辆时还得特别留意,避免气门嘴接触外界硬物受损,导致轮胎泄气。同时,车主还要时常配备气门嘴帽,防止杂物堵塞。严寒气候条件下,车辆长时间停放在野外,为防止轮胎被冻裂,应在轮胎下面垫上木板、树枝、砂子等;轮胎在低温条件下弹性和韧性均变差,起步后应低速行驶一段距离,待轮胎温度升高后,再用正常速度行驶;若起步后高速行驶,轮胎因频繁变形,易造成早期损坏。